今天是: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福建体坛

喜讯!省体育局这份作品被评为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百优案例

日期:2023-12-19 09:54 来源:福建体育融媒体
| | |

  日前 

  第六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 

  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 

  省体育局选送的
 

  《改革创新党对体育工作领导十六条措施 

  为体育强省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荣获百优案例 

 

  改革创新党对体育工作领导十六条措施

  为体育强省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背景: 

  近年来,我省体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随着整体社会环境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体育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更大挑战。尤其是在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上依然存在短板,如,基层党组织管理较薄弱,议事决策不规范;行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重点改革任务进展较慢等。再加上省体育局属于典型“小机关、大事业”架构,管理难度更大、效率要求更高,迫切需要深化党对体育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创新。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省体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直属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十六条措施”),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而为体育强省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亮点: 

  (一)改革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将直属事业单位由行政领导人负责制改为党组织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由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 

  (二)全面推行支部建在运动队上。在11个运动中心的27个一线运动队,按项目新成立党支部27个,实现一线运动队党支部全覆盖,强化了党对一线运动队这个一线作战单位的领导。 

  (三)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各直属单位党组织书记和委员为局党组直管干部,选优配强各单位班子成员,建立年轻干部数据库,重点从委员中提拔使用干部,完善人才培养梯队,解决体育系统长期存在的梯队建设问题。 

  (四)完善党外优秀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局机关厅、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子”的方式,26名厅、处级领导干部与52名优秀党外运动员、教练员结对子,在训练、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引导党外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向党组织靠拢。 

  成效: 

  (一)行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局系统议事决策更加规范。各直属单位严格落实党组织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二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将支部建在一线运动队上,将党旗插在前线,实现了把党的理论、党的组织、优秀党员植入一线队伍,高质量党建助力高水平“夺金”。三是干部队伍作风更加务实。通过开展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专项治理行动,局系统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三争”意识更强,形成了高效协同工作局面。 

  (二)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组织领导更加有力。一是由局领导兼任省篮排(足)球运动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全力推进“三大球”改革振兴;二是由省体校党委书记兼任省举重中心党总支书记,整合资源,打造举重项目从娃娃到优秀运动员的全链条培养管理新体系;三是由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兼任省体彩中心党委书记,有力加强了党对体彩工作的领导。 

  (三)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一是运动员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建省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办法》,拓宽了退役运动员就业择业渠道。二是畅通了专业技术人才晋升渠道。干部梯队更加合理,发展通道更清晰,培养一批年轻干部。三是建立党外优秀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局机关厅、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子”的方式,关心帮助党外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教练员为国争光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大大增强。 

  (四)体育事业发展取得突破。一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1.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7平方米,健身步道突破1万公里。二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迈上更高水平。本届杭州亚运会,我省共42人次获得25枚金牌、17人次获得8枚银牌、5人次获得5枚铜牌,打破3项亚运会记录,创我省参加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三是体育带动消费的作用更加凸显。全省已举办规模以上体育赛事95场,直接带动消费超3.8亿元,间接带动消费近17亿元,福建村BA火爆全网。四是闽台融合更加深入。打造世界(平潭)棒垒球中心,把棒球项目列入省年度锦标赛,完成10所闽台棒球交流试点校遴选,建成“闽台青年体育交流基地”,加强闽台青年交流交往,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附件下载: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