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福建体坛

全省体育工作会议 | 典型经验交流 ⑥:省级联赛体系 如何带动消费和文旅齐发展

日期:2024-01-22 10:02 来源:福建体育融媒体
| | |

 

  1月17日,2024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2023年福建体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厦门市体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体局、晋江市政府、福清市政府、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省体育局产业处的代表分别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本期让我们一起了解省体育局产业处的典型经验。

  打造省级联赛体系  

  带动体育消费和文旅经济发展

  去年以来,福建省体育局集中力量打造了马拉松、自行车联赛,有力带动了全省体育消费和文旅经济发展。现根据会议安排,作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工作启示和工作展望四个部分汇报:

  基本情况

  一联赛的立足点

  打造省级联赛、发展赛事经济,是省体育局党组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落实省委巡视整改要求、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解决体育系统长期以来推动产业工作抓手不多、体育本体产业引领性不强、体育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等矛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汇聚省、市、县三级体育部门力量,彰显体育赛事对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城乡居民消费的着力点。

  二联赛的基本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注重调查研究。年初,在局长的亲自带领下,走访沿海山区部分城市开展专项调研,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经过多番考量并结合实际,决定依托厦门马拉松、平潭国际自行车赛等较成熟的赛事品牌,推出省级马拉松联赛和自行车联赛,建立联赛积分机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二是品牌化运营、标准化办赛。马拉松联赛方面,以“奔赴山海、直通厦马”为口号,拿出了100个厦马直通名额,并给予举办全马80万元、半马40万元的启动资金补助,推动各地严格按照中国田协制定的标准办赛。自行车联赛方面,坚持办城市公路赛,而不是山地越野赛,虽然公路赛在安保、交通方面,压力会有所增加,但是在城市宣传、群众参与度和带动消费等方面效果更加明显。

  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创建联赛平台。为推动联赛落地,一是先后印发《竞赛规程》和《办赛指南》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并导入市场、宣传、专业团队等资源,研判分站赛的赛事规模、等级、安全、经济和预期效益;二是依托福建省路跑产业博览会发布联赛信息、举行马拉松联赛的启动仪式;三是建立了联赛官方网站、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赛事信息。

  三联赛的主要成果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马拉松联赛首站于2023年10月22日在泰宁开赛,总决赛于2024年1月7日在厦门圆满结束,共举办了6场。自行车联赛从2023年5月14日三明宁化拉开序幕,至11月26日举办泉州南安总决赛,历经7个月共举办了8场,是国内自行车联赛举办场次最多的省份。我局报送的“将马拉松、自行车联赛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的经验做法被总局评为“2023年体育工作优秀创新典型案例”。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主要成果:

  一是办出了影响力,彰显了地方特色和活力。从各地的反馈情况看,两大联赛社会反应良好,满意度较高。特别是各站深挖赛事对城市的宣传作用,成效显著。如宁化站以“骑聚红土地·重走长征路”为主题、连城站主题为“龙腾冠马 绿动连城”,主题鲜明,经媒体广泛报导,成功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

  二是办出了专业性,提升了基层办赛能力。通过执行相同的竞赛规则和办赛标准,有力提升了基层体育部门承办大型赛事及横向协调的能力,既锻炼了队伍又积累丰富的办赛经验;在联赛良好氛围的推动下,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发展赛事经济,如南平市体育局从参赛人数、财政投入、旅游消费等23个维度开展赛事经济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同时联赛培育了一批如省广电集团、厦门体育集团等新兴的赛事执行机构。这些为后续引进和培育品牌赛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办出了示范性,引领了全省的赛事。联赛在各地相继举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极大地激发了人民大众参与赛事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省共举办了大大小小60场马拉松和自行车赛,带动参与人数超过76万人,带动消费约21亿元,占全省400多场各类赛事所带动50亿元消费总量的近半壁江山,实现了体育产业和文旅经济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存在问题

  当然,作为探索性的举措,我们也深知,联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赛事的规模受限于地方财政的投入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地方财政压力山大,能够投入到体育赛事的经费必然是捉襟见肘。从数据上看,往往投入越大的赛事,带动消费的比例越高。比如马拉松联赛平潭站,赛事投入与带动消费比例1:6,泰宁站为1:10。事实上举办群众喜闻乐见、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是以小投入撬动大消费的,而且效果立竿见影。所以要学会做宣传,把影响扩出去;学会做评估,把效益算出来;学会讲故事,把经济效益讲给政府和群众听。

  二、赛事的招商受限于市场开发不到位

  招商意识不强、招商专业人才稀缺、赛事IP保护度不够,导致招商效果较差。当然,这与联赛是首次举办也有关系,知名度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商业价值的开发。今后,大家要重视赛事IP,注重赞助商权益的保护和回报,聘请专业团队从事赛事招商工作。

  三、赛事的配套受限于办赛认知和思路

  总体上看,通过赛事举办配套活动,消费情况都很好。但是,也有个别地方,存在“单一为了办赛而办赛”的情况,未在“体育+”层面下足功夫。今年,将对省级资金补助进行细化,明确资金用途要用在延伸赛事产业链、促消费工作上,确保赛事效益。 

  工作启示

  一、 大型赛事引领,小型赛事借力发展

  联赛采取积分串联机制,将大赛的影响力、宣传平台赋予小赛,提升小赛的知名度和参与度。同时,借鉴大赛的执行标准和运营模式,提高小赛的办赛质量和水平。接下来,各地在发展本地区的特色赛事时,可复制这种模式,借助龙头赛事的影响力和赛事组织标准举办相关赛事活动。

  二、 地方政府重视,赛事成功路径优化

  地方政府的重视对赛事的举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连城冠豸山马拉松,政府在交通安保、医疗救护、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全力保障,文体局得以集中精力做好赛事执行和宣传工作;泰宁马拉松,政府打造了集“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的品质服务,让参赛者有“跟着赛事去旅游”的真实体验。

  三、 文体融合发展,品牌效应提档升级

  举办联赛着力点和落脚点最终体现在促进体育消费和文旅经济上,继续支持各分站举办形式多样的消费活动。如平潭站举办体育装备展销、建阳站的美食节、松溪站农特产品展示等,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既扩大了赛事影响力,也带动了文旅经济。在未来的赛事组织中,各赛区可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配套举办一些特色活动,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

  工作展望

  创品牌,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

  2024年,持续做强做大省级联赛,在现有马拉松、自行车联赛的基础上,尝试推广到越野跑、铁人三项、水上运动等项目,构建全省多品牌赛事服务平台。

  提质量,锚定乡村振兴新蓝图

  相比马拉松赛事,自行车联赛还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将着眼于乡村振兴,加大对自行车联赛的培育力度,鼓励更多的地市积极申办和组织自行车赛事。

  优供给,助力产业发展新跨越

  我们将积极拓展赛事产业链,在赛事举办期间,导入户外运动体验、休闲娱乐等项目,配套举办消费活动,扩大消费供给,为赛事经济赋能。
 
 

  

 

附件下载: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