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过往,展望新年
福建省体育局微信公众号
近期推出
高光 · 城市巡礼系列专题
回顾福建体育各地市体育系统
2023年的奋进之路
展望2024年的发展新征程
今天一起来看看
为推动福建体育高质量发展
莆田体育怎么做!
2023年,在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莆田市体育局聚焦“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紧围绕市委“15234”工作部署,聚力实施党建效益提增、民生保障提质、备战参赛提标、后备人才提级、体育产业提能、治理环境提标等“六大行动”,不断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为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奋力答好“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贡献体育力量。
2023年成绩
实施民生保障提质行动
服务群众展现新作为
2023年,莆田市投入体彩公益金1689万元,新建智慧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游泳池、笼式篮球场、笼式足球场等119处。积极推进“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推动社区、公园等配建乒乓球台等小型健身设施57套。推进全市首批90所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争取补助资金219万元,实现全市6所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群众超50万人次。
结合妈祖、木兰溪、南少林等文化优势,策划举办150余场群众性赛事活动,参与群众超百万人次。推动健身指导与志愿服务同行,组织500余名体育项目专业技能人员组建莆田市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活动60余场次,受益群众突破5万人次。
实施备战参赛提标行动
竞技成绩实现新突破
2023年,莆田健儿在国际国内各项赛事中共获得33金22银19铜。其中,在杭州亚运会上,莆田市运动员江伊婷、王晓东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共获得3金2银1铜,获得省政府记大功表彰奖励。积极奋战首届学青会,取得6金1银2铜的佳绩。
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首届学青会(公开组)射击(手枪项目)预赛和福建省少年篮球、射击(飞碟)、武术套路项目锦标赛等省级以上竞技赛事6场次。连续13年保障国家队训练备战,依托市体育训练基地凝心聚力打造“冠军摇篮”。
实施后备人才提级行动
青少年体育打造新引擎
建立覆盖广泛的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举办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少年儿童锦标赛等23个项目比赛,参与人数近万人。通过市县(区)园三级联动,在百所幼儿园开展体适能、幼儿体操、轮滑等新优项目推广。
2023年省青少年锦标赛,莆田市派出1162名运动员参加青少年部26个大项的角逐,共获得单项金牌61枚、银牌52枚、铜牌54枚。全市共有40人(次)运动员获得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272人(次)运动员获得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
实施体育产业提能行动
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
持续更新体育“白名单”企业18家,及时对接融资担保等相关惠企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新建、改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竞冠、犀牛等体育企业新增投资3385万元,改扩建体育综合场馆35136㎡,激发健身休闲市场主体活力。利用社会力量,引导企业在北大村、七步村等地建设主题露营地46个,策划举办水上运动展演、露营帐篷节等活动1000余场次,推动消费超千万元;结合“莆阳开春”等系列活动,组织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定向赛、“骑迹木兰溪”骑行打卡等“体育+”赛事活动100余场次,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
聚力以赛营城、以赛名城,成功举办2023中国·南日岛全国海钓邀请赛、2023年福建省自行车联赛(仙游站)、妈祖(湄洲岛)女子半程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辐射群众超十万人次。
实施治理环境提效行动
体育发展营造新氛围
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莆田市体育志愿服务驿站,全年提供科学健身讲堂、体育技能培训、国民体质测试、“点单配送”等服务超1000场次。发挥区位优势,加强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开展海峡两岸体育嘉年华“妈祖杯”桥牌邀请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莆台羽毛球友谊赛等赛事活动。
2024年工作重点
统筹资源,提升利民惠民软实力
锚定设施提档升级,突出全龄化、智慧化、社会化,着力做好民生实事提质、场地设施布局、场馆开放优化“三篇文章”。创新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融入木兰溪流域、和美乡村规划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民悦动·活力莆阳”系列赛事品牌影响力。推动全市更多学校体育场馆与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固本培元,提高竞技体育战斗力
瞄准巴黎奥运会、粤港澳全运会、省运会等大型赛事,强化备战参赛,完成好巴黎奥运会资格赛任务,力争重点运动员尽快获得奥运会席位。实施“选星计划”,拓宽选材途径,完善育才体系。提升训练水平,创新运动队“赛练结合”模式,通过组队参赛、举办赛事等方式,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在竞赛中提高实战水平。
融合发展,开拓青少年体育创造力
构建体育与教育紧密衔接、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体育人才培养和青少年健康水平同步发展。持续开展市级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培育工作。指导县(区、管委会)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和监管。完善竞赛体系,举办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等项目比赛,强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培优扩面,激活产业发展驱动力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培育莆田独立IP赛事,筹办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等重点赛事,促进妈祖(湄洲岛)女子半程马拉松、中国·南日海钓邀请赛等体育品牌赛事提档升级。融合体育赛事,立足产业优势,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莆田体育产业品牌。鼓励体育服务业企业标准化、连锁化发展,积极推荐优秀企业(项目)参评省级、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持续开展莆田市运动休闲体验季等活动,激发体育消费更大潜力,做大做强“体育+”文章。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