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福建体坛

运动是良医 | 运动更具“性价比”,至少能防治27种疾病!

日期:2024-02-20 15:25 来源:四川社体
| |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有一种能防病、治病且更省钱的方法,让你在增强自身体质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运动。  

  运动治疗至少对27种慢性病有效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教授在国际期刊《研究》发文指出,运动已成为继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之后的临床治疗“第三极”。  

  加强“运动处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可有效防治慢病和运动损伤,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对至少27种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中风、高血脂、糖尿病、抑郁症、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骨伤、运动损伤、骨关节炎和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等疾病,都有重要治疗作用。 

  TIPS  

  有研究显示,每天增加1小时轻度体力活动,心血管风险可降低10%。  

  在康复医学领域,运动是治疗抑郁症、老年肌少症、运动损伤的最有效方式。  

  在肿瘤治疗上,运动可通过促进人体释放抗癌因子抑制肿瘤生长,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和死亡率。  

  运动是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自我检测、教育)”之一。研究显示,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糖尿病的发生率可降低26%,心血管疾病风险33%。  

  医生陈世益指出,运动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更是“花钱最少、防病最多”的治疗方式。医学界和体育界都一致认为,运动作为一种疗法,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防治作用。  

  个人通过运动主动增强自身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其医学价值并不低于药物和手术治疗,可成为继药物和手术之后的第三大健康促进与医疗手段。  

  不同人群的运动偏向  

  早在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肯定了运动的价值。美国运动医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等权威组织更是认为,运动应被当作“药物”,由医生开出“运动处方”,并将运动习惯、运动能力作为常规筛查。  

  运动也一直受到我国传统医学推崇:  

  药王孙思邈认为,运动能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传统强身技法“五禽戏”“太极拳”便是最好的例证。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将“体育疗法”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运动损伤等多种慢性疾病。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将“开展全民健身行动”纳入全民健康促进的重要一环。  

  运动疗法具有副作用小、获取途径广、长期疗效好等优势。 

  “运动处方”是遵循年龄、个性、综合的原则,任何一项运动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仅靠单一项目锻炼是不够的,推荐多种锻炼方式的组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01 健康人群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拉伸三者是“黄金搭配”,能够促进人的体质提升。

  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锻炼者主观感觉“微微有些累”,步行速度为110~120步/分钟,运动中最大心率为64%~76%(最大心率=207-0.7×年龄)。

  02 特殊人群 

  老年人要选择相对缓和的项目,如有氧运动、球类运动、中国传统运动等。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2次抗阻练习,防止肌力快速下降。孕产妇应根据个人情况随时调整,健康孕妇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布在5~7天完成,轻柔的拉伸活动也有益。6~17岁少年儿童应每天至少6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抗阻练习和健骨活动,避免运动过度,关注动作的规范性,以及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03 慢病人群 

  慢病人群应在了解疾病、患者功能、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以高血压为例,降压是第一目标,首选有氧运动,推荐快走和动感单车,以中低强度为主,每天运动30~60分钟,可分次累计,每次不少于10 分钟。每周运动5~7次,尽量隔天运动,避免连续两天以上运动。

  3种公认的“长寿运动” 

  运动的方式太多了,哪些是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几项:

  01 步行 

  此前,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一项大规模研究。研究团队对来自四大洲、覆盖近5万参与者的15项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

  结果发现,与每天走路最少的成年人相比,每天走路最多的成年人死亡率降低了40%-53%。通过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每天6000~8000步就够了,超过这个步数,预防死亡的好处就不会额外增加了。 年龄小于60岁的成年人,每天走8000~10000步,基本获益就达到“上限”了。

  02 持拍运动(羽毛球、网球、乒乓球)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对多达120万人、75种不同的运动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发现,持拍运动是对身体益处最大的运动,它可以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

  ● 我们在做持拍运动时,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肩部、手臂肌肉;

  ● 在接球击球的快速移动中,锻炼腿部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 眼睛需要紧盯着球,此时的大脑就会处于紧张的状态,极速思考,如此一来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大脑,视觉灵敏度也会得到提升。

  03 跳舞 

  跳舞,尤其是广场舞是很多中老年人的爱好,这个爱好很健康哦。有研究发现,每周跳舞3次就能够有效改善身体的血脂状况和体能。

  另外,跳舞使中老年人们经常聚在一起,增进相互了解和沟通,减轻人们内心的孤独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同时还能消减衰老带来的周身疼痛。

附件下载: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