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这个时间运动,更有助于改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面就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PART 01
什么时间运动更有助于控糖?
最近,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下午运动更有助于改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这项研究共纳入2416例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研究者发现,下午进行中等到高强度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最大,尤其在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第一年。而且,下午运动有助降糖独立于每周平均体力活动量和运动强度。此外,研究还发现,下午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减少药物的用量。
之前一项纳入775位成年人的荷兰研究也发现,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可能更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该研究显示,与一天内均匀运动相比,集中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可将胰岛素抵抗指数最高降低25%,而上午运动则无此效应。
运动是我们最好的降糖方式,关键是免费。
运动降血糖讲究技巧,如果你盲目运动,降糖效果很难达到心理预期。
靠运动降血糖,4个“最佳”一个都不能少,看看你满足了吗?
PART 02
运动降糖4个“最佳”,你满足了吗?
01 最佳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抗阻运动
科学家们通过对比发现,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3~7天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且能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目前,糖尿病患者运动指南中指出,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运动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方面的效果更明显。
02 运动最佳强度:达到中等强度
当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时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控糖效果。
教大家2个判断运动强度的方法:
根据心率判断:用220减去年龄得到运动时的极限心率,当运动时心率大约为50%-70%的极限心率时,运动强度即为中等强度。
根据身体状态判断:与不运动状态相比,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气喘,但能讲话而不能唱歌,即为中等强度运动;呼吸、心跳明显加快,上气不接下气,不能连贯讲话,则属于高等强度的运动。
03 运动最佳时长:30分钟左右
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避免高强度大量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成年2型糖尿病病友每周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04 最佳运动频次:5次有氧运动+2~3次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频率:每周进行至少5次。
抗阻运动频率: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h),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有研究表明,连续7天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可以达到很好的控糖效果。但是运动带来的积极效应只能维持48~72小时。也就是说,想要维持控糖效果,就要持续且规律地运动。
PART 038种最适合糖友的运动!
NO1 健步走
类别:有氧运动
走路对糖友来说,没有场地限制,无需额外花费,这种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运动,控糖效果很不错。
运动建议:
建议老年糖友可选择三餐后健步走,每次走15分钟,这样一天可以轻松完成45分钟健步走。研究表明分3次健步走,相比一次走45分钟,效果更佳。
另外,可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步行,先快步行走5分钟,然后慢速行走(相当于散步)5分钟,交替进行。
建议选择公园、体育场、江河湖海之滨、绿地等视野开阔、平坦、空气清新的场所进行健步走。
NO2 慢跑
类别:有氧运动
慢跑是中等强度运动,适合年轻、身体较好,有一定锻炼基础,无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
运动建议:
糖友可以选择速度100~200米/分钟的慢跑,建议先选择100米/分钟的速度,在身体能耐受的情况下,可增加到200米/分钟,不会造成明显的心脏负荷。
跑步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跑步时要让运动时的心率(次/分钟)达到“170-年龄”,跑步后要充分放松。刚开始慢跑,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NO3 骑自行车
类别:有氧运动
相比于跑步,骑车减少了对脊柱的冲击力,更适合老年人或有脊柱疾病的患者;而且对前脚掌和足跟这些好发溃疡的部位压力小,足病风险高的糖友同样可以选择。
运动建议:
骑车应该选择路面平但可以有坡度,人和障碍物少的道路。骑行的速度要进行变换,亦要做好热身和恢复运动。
骑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子,座位高度建议与骑行者腰部骨骼最高点平齐,这样在踏板最低点时,脚可保持略微弯曲的程度。
NO4 跳绳
类别:有氧运动
这是一项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能达到减脂的效果。持续10分钟的跳绳,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操20分钟消耗能量几乎一样,这项运动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运动建议:
跳绳要选择平坦场地进行,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避开车流较多的马路边。
跳绳前,先做15分钟热身运动,尤其是肩膀、手臂、手腕、脚踝,以免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对于体重过大的患者,尽量双脚同时落地或跑步跳,而超重者不宜跳绳,建议减重后再选择这项运动,以免损伤膝、踝关节。
NO5 打太极拳
类别:有氧运动
大量研究表明,打太极拳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这项运动还能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改进柔韧性、肌力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等,好处颇多。
运动建议:
选择公园等僻静的环境进行练习,打太极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否则容易损伤关节。
下蹲不要太厉害,待腿部支撑力增强,再逐步放低。练完后要缓缓伸膝,不要用力过猛。
NO6 游泳
类别:有氧运动
游泳是世卫组织认定的最好的运动,这项运动需要全身的配合,虽然不会大汗淋漓,但是全身的肌肉都可以得到锻炼,消耗能量大,减肥效果明显。在炎炎夏日,这也是相对舒适的运动形式。
运动建议:
不要立刻下水,要做好热身,对于容易抽筋的小腿、脚趾等部位游泳前要拍打、按摩等,避免发生意外。
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不要去天然“泳池”游泳,因为糖友的身体抵抗力稍弱,这些天然“泳池”含有杂质太多,容易引起感染等情况。
NO7 打羽毛球
类别:有氧运动
糖友可适当选择球类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足球等,研究表明,羽毛球这类挥拍运动,可以使红细胞变应性增加,改善脏器血液供应,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运动建议:
这类运动较剧烈,老年患者尤其要掌握运动指征,防止意外发生。
建议餐后90分钟再打羽毛球,降糖效果更佳。打球前,充分活动,避免打球时突然发力,猛挥拍子扣杀,来减少“网球肘”等不良反应。
NO8 举哑铃
类别:抗阻力运动
哑铃简单易行,但患视网膜病变或重度高血压的人群要谨慎,锻炼前请咨询医生。如果家里没有哑铃,可以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代替哑铃练习。
运动建议:
刚开始建议根据体重和手臂力量,先举很轻的哑铃(1~1.5千克),训练可以做上举、侧平举、弯举、直立哑铃交替前平举、耸肩等动作,每种运动反复10~15次,每一种动作完成后,休息几秒后,再继续下一套动作。
如果能轻松完成这些强度的运动,再考虑升级更重的哑铃,可增加0.5千克。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